我的收藏 訪問記錄 短消息
水腫型腹肥 肇因脾胃系統失調
雅虎贊助網站載入中...
beeptest
2019-9-17 10:04
# 1
台灣新生報 2019/09/17
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腹部肥胖,而且這種肥胖十分不容易消除。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彭溫雅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就以常見水分滯留引起水腫型腹部肥胖為例,這一類病患多因脾胃系統失調,導致水濕代謝失常,治宜利尿滲濕,適合用白朮、茯苓、豬苓、澤瀉等藥材,幫助排除身體多餘水分。

彭醫師指出,除了因為嚴重疾病引起的水腫之外,服用特殊藥物、精神壓力過大造成荷爾蒙失調、工作型態久站久坐、飲食口味太重等,都可能使脾胃循環不良,以致無法正常代謝脂肪與水分。

此外,彭溫雅醫師指出,中醫典籍紀載,肥胖的人大多愛吃高熱量食物,導致形成痰濕體質,倘若出現痰濕型水腫,常見水腫部位按壓後明顯凹陷,尿量變少、顏色變黃,有時合併胸悶、疲倦、無力、頭重等症狀。

傳統中醫治療腹部肥胖,除了辨別體質,以適當藥物內服調整之外,穴位埋線也是輔助治療選項之一,通常是以外科手術專用羊腸線,埋入特定穴位,經由羊腸線刺激經絡穴位,達到調整內分泌系統、改善氣血循環、利水消腫及增加身體新陳代謝等作用。羊腸線大約一至兩周就被身體自然吸收,在這期間埋線可以持續刺激穴位。

穴位埋線是利用針灸的原理,刺激人體反應,加速血液循環,打通阻塞經絡,自然疾病就能獲得改善調節。中醫認為,利用針炙刺激原理,將氣血及津液等重要物質輸送全身,可以幫助人體進行代謝循環。
引用

DIZSCUZ 5.5手機版
如有任何建議請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s © 2002-11 Community Network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2215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