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興趣 - 運動綜合討論 » 冬奧會的契機幫助我圓了'冰雪夢'


2021-2-7 17:56 月色不夠溫柔
冬奧會的契機幫助我圓了'冰雪夢'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群眾上冰上雪的熱情也日益高漲。在延慶的東部山區,珍珠泉中心小學將毗鄰河流的部分河面改造成了學校的冰雪實踐基地,還取了個浪漫的名字“戀冰場”。從此,這里便成為山里孩子冰雪夢想啟航之地。
  冬季到來,學生們迫不及待地穿戴好裝備,踏上這座1500多平方米的天然冰場,如精靈般在冰面滑行、舞蹈,感受冰雪樂趣,冰場上充滿歡聲笑語。
  近年來,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將全面普及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作為區域教育特色,寫入“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2019年,《延慶區校園冰雪運動特色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5年)》出台,以推動全區校園冰雪運動發展,實現冬奧知識普及全覆蓋。
  目前,全區已累計培訓2.1萬餘名學生掌握滑雪滑冰基本技能。一批學校紛紛自建簡易冰場,組建校園冰雪隊,組織學生普及開展滑冰滑雪運動。
  “滑冰滑雪的技能普及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走出校園、感受冰雪的機會。孩子們現在都更加自信,體質更棒了,冬季感冒都少了,這讓我們感到很欣慰。”珍珠泉中心小學一位教師表示。
  幾年來,在各個鄉鎮街道、機關單位、中小學,冰雪運動相關培訓都在火熱開展。憑藉冬奧的春風,冰雪運動從學校普及到鄉村,從愛好轉化成職業,冰雪運動的熱潮給許多延慶人搭建了實現夢想的舞台。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延慶區圍繞服務保障冬奧開展澆冰技師、滑雪教練員、志願者等培訓達1.52萬人次,僅2020年就培訓相關人員近8000人次。“十三五”期間,延慶參加冰雪賽事活動的參與者累計超過13萬人次。
  張凱是延慶區延慶鎮付餘屯村土生土長的小伙子,通過參加區裡組織的冰雪運動培訓,他很快從“滑雪小白”蛻變成叱吒雪場的滑雪教練,並考取了多項滑雪證書。曾經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張凱有了滑雪教練這份“炫酷”的職業,吃起了“冰雪運動飯”,收入也增長不少。
  “滑雪教練是我引以為傲的新身份,冬奧會的契機幫助我圓了'冰雪夢'。”張凱說,因為冬奧相關培訓,滑雪從愛好變成了他的一技之長,這讓他興奮且滿懷期待,“我希望在我們家門口舉辦的冬奧會能成功舉辦,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喜歡滑雪!”
  街道上懸掛的滑雪小人燈飾、隨處可見的北京冬奧會標識和吉祥物、滑雪主題餐廳……在延慶,冬奧會已成為一種信念、一個希望、一份動力,與城市發展脈動和百姓生活緊緊牽繫。
  2021年,北京冬奧會籌辦進入衝刺之年,延慶的冰雪產業佈局也將更加合理,發展動力將更加強勁。未來,冰雪運動將為這裡帶來更多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2021-3-18 18:24 月色不夠溫柔
場館可持續運營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防水、膜維修等多個工程領域,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改造難點之一是在比賽大廳中部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經反复論證和多輪試驗,“水冰轉換”方案取得成功,轉換材料得到重複利用,有效縮減了改造成本。

  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水立方”目前已經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待場地製冰完成後將再次對公眾開放。在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北京國資公司指導下,“水冰轉換”方案成為踐行奧運場館“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思路的生動實踐。北京冬奧會後,場館將實現水、冰功能的自由切換,既可開展水上賽事、表演項目,也可開展冰上運動,並舉辦大型活動。

  據悉,為做好場館可持續運營,國家游泳中心還利用南廣場地下空間建設兩塊冰面。一塊為標準冰場,另一塊為冰壺場地,將作為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冰壺項目體驗基地向大眾開放,助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2021-3-18 18:26 月色不夠溫柔
運行好冬奧村為目標

北京冬奧組委奧運村部部長沈千帆介紹了北京、延慶和張家口3個冬奧村(冬殘奧村)整體籌備情況。北京冬奧組委奧運村部2020年4月成立後,如期完成了里程碑任務;順利推動運行管理工作,組建3個冬奧村運行團隊,完成場館運行計劃、代表團團長手冊和相關政策程序編制,規范運行風險清單與應急預案,深化編制場館設施手冊;加強與殘奧會部日常工作對接,協調推動冬殘奧村無障礙設施建設。

  北京冬奧組委下一步將以建設好、運行好冬奧村為目標,以冬奧里程碑任務為指導,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冬奧村建設,加強與國際奧委會工作溝通和業務交流,持續優化運行管理,細化完善餐飲和住宿服務,推動落實後勤保障。

2021-3-18 18:29 月色不夠溫柔
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冬奧村建設

 北京冬奧組委奧運村部部長沈千帆介紹了北京、延慶和張家口3個冬奧村(冬殘奧村)整體籌備情況。北京冬奧組委奧運村部2020年4月成立後,如期完成了里程碑任務;順利推動運行管理工作,組建3個冬奧村運行團隊,完成場館運行計劃、代表團團長手冊和相關政策程序編制,規范運行風險清單與應急預案,深化編制場館設施手冊;加強與殘奧會部日常工作對接,協調推動冬殘奧村無障礙設施建設。

  北京冬奧組委下一步將以建設好、運行好冬奧村為目標,以冬奧里程碑任務為指導,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冬奧村建設,加強與國際奧委會工作溝通和業務交流,持續優化運行管理,細化完善餐飲和住宿服務,推動落實後勤保障

2021-3-18 18:30 月色不夠溫柔
學生們迫不及待地穿戴好裝備

京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群眾上冰上雪的熱情也日益高漲。在延慶的東部山區,珍珠泉中心小學將毗鄰河流的部分河面改造成了學校的冰雪實踐基地,還取了個浪漫的名字“戀冰場”。從此,這里便成為山里孩子冰雪夢想啟航之地。
  冬季到來,學生們迫不及待地穿戴好裝備,踏上這座1500多平方米的天然冰場,如精靈般在冰面滑行、舞蹈,感受冰雪樂趣,冰場上充滿歡聲笑語。
  近年來,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將全面普及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作為區域教育特色,寫入“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2019年,《延慶區校園冰雪運動特色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5年)》出台,以推動全區校園冰雪運動發展,實現冬奧知識普及全覆蓋。

2021-3-18 18:33 月色不夠溫柔
北京市冬奧場館中率先進入實戰測試階段

國家游泳中心還利用南廣場地下空間建設兩塊冰面
水立方”是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場館,曾舉辦游泳、跳水、花樣游泳等奧運水上比賽,為迎接北京冬奧會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場館2019年首次實現“水冰轉換”並舉辦賽事,在北京市冬奧場館中率先進入實戰測試階段。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防水、膜維修等多個工程領域,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改造難點之一是在比賽大廳中部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經反复論證和多輪試驗,“水冰轉換”方案取得成功,轉換材料得到重複利用,有效縮減了改造成本。

  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水立方”目前已經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待場地製冰完成後將再次對公眾開放。在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北京國資公司指導下,“水冰轉換”方案成為踐行奧運場館“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思路的生動實踐。北京冬奧會後,場館將實現水、冰功能的自由切換,既可開展水上賽事、表演項目,也可開展冰上運動,並舉辦大型活動。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