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消閒 - 會員聊天 » 言論自由的界限在法律


2017-9-16 01:59 ladymingtian
言論自由的界限在法律

陳曉鋒 法學博士 城市智庫「就是敢言」計劃成員
9月開學季,香港多間大學惡言「獨」語頻現,大學學生會挾「言論自由」之名,為「港獨」狡辯歪理百出,無底線地張貼奚落蔡若蓮喪子的字句,引起各界譁然和批判。然而,「宣誓效忠特區政府和擁護基本法」的立法會議員和所謂「違法達義」的「有識之士」卻不斷指控校方「政治打壓」,甚至還說出政府高調譴責和批評,隻會予人偏袒權貴、幹預院校內部事務之感,論述離譜至極,言論混淆視聽。
為何香港社會、香港教育製度會淪落至此? 「西方價值即為真理」「香港社會命運自主自決」、「逢中必反」等等。香港社會有太多道貌岸然、頂?民選議員、「民主鬥士」光環的人不停散播不負責任的歪理,這些人甚至被不少青年奉為「精神導師」和「意見領袖」,不斷向青年學生宣揚「反中」、「反共」、「港獨」的觀點,嚴重扭曲了青年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水平,煽動青年與政府對峙[url=http://weshare.hk/tomorrowwillcom/articles/4615863][color=#000000]沉穩[/color][/url][url=http://kjgbfcvwhe.kinja.com/1800667561][color=#000000]也同樣能夠[/color][/url][url=http://extremely.blogrip.com/2017/09/12/夏季驅蚊小妙招/][color=#000000]吸引射手[/color][/url][url=http://geressaryter.freeblog.biz/2017/07/13/塵心深夢,癡愛一生/][color=#000000]的目光[/color][/url][url=http://crossroad.kataranna.com/e94638.html][color=#000000]但值得注意的是[/color][/url]。
實際上,從港英時期開始香港就以「自由」著稱,香港人非但沒有國家觀念,也缺乏紀律觀念和集體利益觀念。回歸後,西方民主意識作為一種「進攻型」的意識形態,在反對派和外部勢力的合力下,在香港的自由氛圍中得以孵化,並且逐漸主導?香港社會的議題和輿論價值體係,使政府動彈不得。他們利用香港國民教育的不完善,大肆走進校園攻擊特區政府和內地,散播反中亂港的歪理。在如此「傳道授業」下,青年學生很難不受到其影響。
青年學生關心政治無可厚非,然而關心和討論政治跟校園的政治化有嚴格的區別。由中大「港獨」宣傳單張到教大民主牆冒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涼薄言論,反映部分青年學生將兩者混為一談,令校園成為政治角力場,為害深遠。香港有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的界限就是法律。「港獨」顯然不符合「一國兩製」、基本法以及香港社會的整體和長遠利益,違憲違法,不屬於言論自由。
較早前,美國哈佛大學取消最少10名新生入學資格,原因是他們在facebook群組內發表種族歧視、大屠殺等冒犯言論及相片,根據校方規定,若學生行為令人質疑他的誠信、成熟程度或品格,校方有權取消入學資格。哈佛的做法雖然惹來爭議,然而正好突出言論自由亦有不能逾越的底線。如果這樣的事件發生在香港,難道也被視為「政治打壓言論自由」?
原文地址:[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9/15/PL1709150005.htm[/ur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言論自由的界限在法律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