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音樂 - 資源BT » 音樂 - 音樂綜合資源 » BEYOND-《再見理想》[320k/mp3/151.03 MB/yunfile]


2011-1-13 12:01 月下心影
BEYOND-《再見理想》[320k/mp3/151.03 MB/yunfile]

[b]专辑中文名: [/b]再見理想
[b]歌手: [/b]BEYOND
[b]音乐风格:[/b] 流行
[b]资源格式:[/b] 320K/MP3
[b]发行时间: [/b]1986.4

[img]http://i55.tinypic.com/2mpiio7.jpg[/img]

和许多乐队的第一次一样,Beyond乐队的第一张专辑,同样是一张超过人类正常体温极限37度2的一张唱片。那里面蕴藏着壮志未酬、悲天悯人、对酒当歌、微言大义等等多种荡气回肠的人文理想纠结,而表现在音乐技术上,亦是波澜壮阔且并行不悖,小小的一张唱片,总是会牵一发而冲出许多的元素和思想。如果一定要问Beyond最让人赞叹的是哪一张专辑,那么《再见理想》肯定是不二的选择,因为那里面既有天马行空的自由,亦有我行我素的不羁,而这恰恰就是优秀摇滚唱片的必备二要素。

尽管是一张自费录制的Demo唱片,《再见理想》却是Beyond在黄家驹时代最专辑化的一张唱片,因为与之后他们在Kinn’s、“新艺宝”、“华纳唱片”发行的唱片相比,这张《再见理想》由于不需要负担任何市场化、商业化的责任,也使得Beyond在表达自我音乐理念和理想的时候可以更为纯粹,并让作品与作品彼此之间在紧密的联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音乐概念。这就绝对不同于当时多数香港主流市场的那些流行专辑,尽管外表像一张专辑,但其实质不过像是一张由各种靓歌组合而成的精选辑。而就算是Beyond自己,继这张专辑因为2000张的地下流通销量而从此转正后,他们亦在整个“新艺宝”和“华纳唱片”时期出版了许多只有单曲却缺乏专辑完整性的唱片,反而倒是在被许多伪Beyond歌迷一直深为诟病的“滚石”三子时期,他们才有了更多对专辑概念的塑造。虽然很多人也许会不解,一张好的专辑不就是有若干好的单曲组成的吗?对于流行唱片来讲,这当然没问题,因为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唱片里的歌曲在街上卡拉、在房顶OK,他们出唱片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卖钱,而卖钱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卖歌,卖文化多累啊!长线投资还不一定见效。但做为一支真正的摇滚乐队来讲,文化却是他们必须承担的重量,也正是因为文化内涵的介入,使得一张优秀摇滚乐唱片必须有不同于流行唱片的明确主题和概念表达,虽然有时候这种概念也是不自觉的,像Beyond的这张《再见理想》。但它同样有一种内在的向心力驱使它浑然一体,而当时促使这张唱片达到这种效果的,正是Beyond成员受压抑的理想在饱受现实摧残后,突然找到录音过程这个表达宣泄出口时的海阔天空。

从曲风上来讲,《再见理想》是一张游走于Art Rock、Hard Rock、Psychedelic Rock之间的专辑,由于乐手成员在当时正处于消化到释放的创作上升期,甚至还在这些主框架外,增加了诸如Metal、Punk和许多阿拉伯的音乐元素。如果你对一个音乐人有足够的判断和预知能力,相信听过这张专辑后,在对Beyond的未来做假设时,应该会把Pink Floyd这样伟大的目标立在Beyond的前方。如果你只熟悉明星时代的Beyond,那么在断章取义的情况下,你肯定会觉得这样的相提并论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但《再见理想》时期的Beyond却的确是一支很Art Rock的乐队。虽然吉它手黄贯中和鼓手叶世荣当时都很Metal,但是在黄家驹的控制下,却依然能将金属的Powel化为金属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冷光泽颜色。不仅是向Pink Floyd致敬的《Dead Romance(Part I)》,在迷幻味道很浓重的幻境里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不到两分钟的吟唱曲《Last Man Who Knows You》,更是很好的架接了专辑的整体艺术氛围,在技巧上,确实不乏有类似《Dark Side of the Moon》之类的手笔。除此之外,由黄家驹即兴演奏的《木吉它》,同样在西班牙风味甚浓的弹拨中,增加了整张唱片的小趣味性,并起到一种巧妙的缓冲过渡作用。

开场的《永远等待》则更显当时Beyond音乐的气势和张力,Hard Rock与Art Rock娴熟的转换,在收放自如间根本不会让人想到,当时的他们还是一支之前从来没有录音经验的地下乐队,而最后黄家驹反复演唱的“永远的等待”,不仅自然将整曲接入高潮,而且在呼题的表达中、在看似“草率”的淡出收尾中,意外地带出一种意犹未尽的回味。在两年后发行的专辑《现代舞台》中用作主打的《旧日的足迹》,同样是这张专辑的一个亮点,曲首那一段凄美的电钢琴,不仅为当时在节奏上还比较生猛的Beyond添上了一种华丽的柔情,亦很好的衬托出Beyond在冲破地下情结表达后,对于人生、家乡的一种豁达,这不仅是当时香港音乐文化中比较少见的,更是同期崇尚Metal和Hard Rock或是Electronica形式与感官刺激的香港地下音乐圈中比较出格的。在专辑六首粤语作品中,对于当时的Beyond最具现实意义的当然还是标题曲《再见理想》,如果说两首《Dead Romance》更多的体现的是Beyond在玩音乐时心无旁骛、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的话,那么《再见理想》则真的是每一个摇滚青年都经历过的一种挣扎心境的再现,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体现。由于当时的Beyond在前途不明朗的情况下,曾有过解散乐队投入现世的打算,因此这首类似告别曲的作品,也就因为这种别样的刺激,显得更有痛楚感,并赚足了很多理想青年的共鸣分。虽然日后这首作品成了Beyond每次演唱会的必杀K歌,但在一种类似于忆苦思甜氛围中徐徐道来的演绎,终究还是没有这种在危机感下逼出来的效果来得真实。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再见理想》这张Demo专辑的发行,一则让人感受到家驹独特的音乐天赋,二则说明Beyond其实是一支具有相当功底和表现力的优秀摇滚乐队,三就是非常明确的用事实反驳了香港无摇滚乐的悖论。

读美术的阿PAUL的摄影作品。本人非常喜欢。

专辑简介:
1986年,BEYOND还是一群热血的摇滚青年,还没有像后来唱“大地”、“乐与怒”、“海阔天空”那样成熟理性并带点悲天悯人的感觉,他们只是在直抒胸臆。他们还是香港的地下乐队,不为大众所接受。《再见理想》也许不是BEYOND最精彩的专辑,但绝对是一张极有意义的专辑。这张唱片从录制配唱到包装设计,包括贴海报,找唱片行寄卖等,均由他们一手包办。听这张唱片,我们就可以完全了解BEYOND的音乐精神,更进一步地说,是黄家驹的音乐精神。

专辑曲目:

01 - 永遠等待
02 - 巨人
03 - Long Way Without Friends
04 - Last Man Who Knows You
05 - Myth
06 - 再見理想
07 - Dead Romance (Part I)
08 - 舊日的足跡 (Live Version)
09 - 誰是勇敢
10 - The Other Door
11 - 飛越苦海
12 - 木結他
13 - Dead Romance (Part II)

下载地址:
请使用IE下载
[url=http://yunfile.com/file/Just/bd912a89/]http://yunfile.com/file/Just/bd912a89/[/url]

[b]免責聲明﹕[/b]
此專輯只為試聽之用,版權歸屬製作與發行公司所有.
請購買原廠正版,遵守著作權相關法律條約。
下載完後24小時內刪除,若私作為其他及商業用途而觸犯法律違法,後果請自行負責,一概與本人無關。

2011-1-13 13:06 mihiro62
多謝分享~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